智能搜索
野生鸟类是生态系统的“精灵”,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晴雨表”。近年来,汉阴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将野生鸟类保护纳入全县重点工作,通过高位推动、创新宣传、重拳整治、科技赋能、建章立制“五位一体”工作体系,全力构建鸟类保护新格局。
高位推动,凝聚合力。汉阴县高度重视野生鸟类保护工作,成立由县委书记、代县长任组长的全县打击非法猎捕贩卖鸟类工作专班,抽调12名干部组建案件线索处置组、督导排查组、宣传科普组,建立《汇总会商制度》《协作移交制度》等六项工作制度。同时,印发《汉阴县专项打击非法猎捕贩卖全面加强野生鸟类保护三年行动方案(试行)》《汉阴县排查整治非法猎捕贩卖鸟类等野生动物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压实各级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创新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创新宣传方式,线上线下齐发力,全方位开展野生鸟类保护宣传活动。一方面,组织保护鸟类宣传活动进机关、进林场、进社区、进校园,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张贴海报、横幅1400余条。另一方面,利用“三微一端”等新媒体渠道,发布《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倡议书》《关于禁止非法猎捕、交易、饲养野生鸟类的通告》,印发《全县常见鸟类图鉴》1万余份,设置警示提醒牌15个,在重要峪口设置语音提示设备5台套,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鸟类保护的重要性,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专项打击,形成震慑。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案件移送机制,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贩卖野生鸟类行为。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鸟类迁徙通道、湿地、森林等重点区域的巡查监控,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018人次、车辆1545台次,检查重点区域2082处,清山清套排除隐患。同时,加大对集贸市场、餐饮场所等重点场所的检查力度,检查重点区域928处。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抽调6名干部组建案件查办组,对26条问题线索进行调查。
科技赋能,提升效能。积极探索科技赋能鸟类保护,利用数字化监控技术,布设摄像头,对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分布及迁徙动态进行实时监测。依托“八部门周巡查”机制,定期开展巡查督导,压实责任。同时,依托城关镇鹦鹉人工繁育场,建设野生鸟类临时救助站,完善救治流程。
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健全野生鸟类保护长效机制,持续修订完善《三年专项行动方案》,加强汉江、月河保护和湿地生态修复,维护鸟类繁衍生息环境。同时,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爱鸟护鸟理念,积极参与保护行动,为守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作出积极努力。
如今的汉阴,鸟类栖息环境持续优化,月河畔朱鹮悠闲觅食,秦巴山间鸟鸣阵阵,一幅人与鸟类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汉阴:3.2万亩猕猴桃精细管护好“丰”景[ 07-14 ]
下一篇:汉阴县“七个聚力”促推退役军人充分就业[ 07-16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