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近年来,石泉县立足"文化铸魂"发展定位,创新实施"三员派驻+品牌活动+非遗活化"三维工作法,2022-2024年累计投入文化振兴专项资金1800万元,文旅综合收入突破15亿元,荣获省级以上荣誉9项,形成了可复制的“石泉样本”。
三员派驻推进文化造血。为推动文化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按照“志愿服务、双向选择、分期分批、就近就便”的原则,创新实施“三员”(文化特派员、理论宣讲员、民风引导员)下沉镇村指导帮扶工作,推进“十镇百村种文化”惠民工程。累计选派文化特派员25人、理论宣讲员11人、民风引导员15人下沉到试点行政村,年均开展文化辅导100余场次。各镇依托乡土文化人才及辖区社团力量,累计选派100余人分区包片帮扶各村开展文化工作,有力推动了文化文艺赋能乡村振兴,让“送文化”逐步转变为“种文化”,实现从“文化输血”到“文化造血”的功能转换。2023年池河镇明星村入选文旅部“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2024年后柳镇中坝村入选文旅部“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经济。始终坚持文化成果全民共享,常态化开展“四季”文化品牌活动、秦巴老街、秦巴风情园民俗演绎、精品节目等,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旅游活动300余场次,秦巴老街常态化民俗演艺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新开展“大地诗歌节”“麦田书画展”“稻田音乐季”“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文旅活动,全年累计吸引游客500余万人次。以文旅体融合发展为抓手,举办“迎新登高向未来”、中国·石泉山地户外自行车公开赛、汉江赛艇大师赛、“穿越秘境”徒步挑战赛、陕西省全民健身操舞大赛等品牌活动,吸引全国70余家主流媒体、新媒体同步直播和报道,累计传播受众达1.3亿人次,充分实现了惠民活动全民共享,群众参与度及满意度显著增强。2022年、2023年石泉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
非遗传承促进产业升级。持续推进非遗文化保护利用,依托省级非遗项目“庖汤会”为抓手,持续举办“汉水庖汤会”系列活动,开展民俗展演、非遗集市、社团大赛等活动,带动周边近千人就业创业,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余元。2022年,“中坝作坊小镇”入选全国第一批非遗和旅游融合优选项目名录。同时,常态化开展非遗市集、非遗美食节、跟着节气去旅行等主题活动,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大力开展非遗传承工作,柚子功效茶被命名为省级非遗工坊,“石泉火狮子”登上《非遗里的中国》陕西篇,后柳镇《推进“三共九化”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多彩非遗凝聚旅游吸引力》,池河镇《蚕桑文化催化乡村经济新业态》等案例被全省推广,《中坝小作坊赋能乡村旅游》案例在中国文化报发表,陕西百花杂志也多次刊登石泉公共文化服务典型案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石泉:就业帮扶基地促增收助振兴[ 07-29 ]
下一篇:没有了!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