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今年以来,石泉县紧紧锚定“七个聚焦精准发力”目标任务,将深化“三个年”活动和打好“八场硬仗”作为强大引擎,全力强基础、赋动能、固根本、促赶超。在一系列有力举措的推动下,县域经济发展蹄疾步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其中,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位列全市循环经济县区第一。
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6.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和6.3%。
石泉县以项目为突破口,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8月19日,记者走进石泉经开区古堰片区的陕西鸣远宏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富硒蛋制品智能生产加工项目的试生产现场一片忙碌。一枚枚新鲜富硒蛋经激光检测剔除次品后,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完成清洗、杀菌、蒸煮等十多道精密工序,变身茶叶蛋、五香卤蛋等开袋即食产品。该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已建成标准化车间及仓储物流库5000余平方米,引进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建成微生物检测中心和研发中心。“项目投产后每天可生产蛋类制品30余万枚,带动本地养殖蛋鸡50余万羽,已与河南杨掌柜、白象食品签订合作协议,预计年销售1.5亿枚。”公司总经理沈小安信心满满地说。
基础设施建设同样按下“加速键”。在石泉经开区池河片区,总投资3689.98万元的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加紧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忙碌。该项目近期污水处理规模为2000立方/天,远期可达4000立方/天。“目前正在进行预处理组合池筏板基础施工,预计明年9月投产。项目将完善池河片区基础设施配套,为企业入驻增添动力。”石泉经开区池河片区项目负责人刘鹏介绍道。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截至目前,石泉县年度计划实施的133个县级高质量建设项目已开复工85个,开复工率63.9%。其中,池河镇蚕桑智慧化立体种养、高坎村乡村道路改建工程等13个项目已建成;宏诚商贸物流综合体建设、城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91个项目正加快推进。“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突出‘谋、投、建、管、用’重点,聚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石泉县重点项目储备统建中心主任周伯华表示,将加大国债、专项债项目谋划申报,推动未入统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快23个拟开工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迅速形成有效投资。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中池镇夹丰村村民徐家珍算起了养蚕增收账:“卖了800多斤茧子,收入近2万元,秋季准备再养20张,今年预计养50张。”中池镇作为养蚕大镇,培育养蚕强村4个、100张以上大户2户,通过完善养蚕工厂配套、推广“方格簇仪评收购模式”,助力蚕农提质增收。池河镇双营村将闲置教室改建为共享蚕室,今年已养蚕16张半,收入达4.2万余元,预计全年突破10万元。据统计,受春茧价格上扬刺激,全县夏季发种2.65万张,同比增加8.2%,预计产茧980余吨。下一步,石泉县将通过小蚕共育智慧化、蚕茧收购电子化等“六化”技术,推广省力化设备及智慧收购系统,打造全国6A生丝原料基地。
如今的石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县新谋划项目172个,转化落地21个;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工业首位产业产值达23.7亿元,三产服务业增长8.7%;空气优良天数达95.6%,营商环境获评全省第9位;十大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新增城镇就业1246人,高考本科上线率达82.9%。
下一步,石泉县将紧扣“七个聚焦精准发力”主线,紧盯项目提速、产业提质、环境提优、民生提标,以务实举措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石泉:“文旅搭台”激发就业新活力[ 08-27 ]
下一篇:石泉: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工作高质量发展[ 09-01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