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稳粮增收新“稻”路

    作者:方青蕊 徐亮 时间:2025-09-01 09:27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打印

      8月27日,平利县洛河镇安坝村的富硒稻田里一片繁忙,收割机隆隆作响,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格外喜人。稻谷如流水般倾入粮袋,粉碎的秸秆就地还田,为土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营养被”。
      “我们安坝村的土地富含硒元素,产出的大米天然带有‘营养标签’。”平利县农博种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康万旦捧起一把新收的稻谷,搓去谷壳,米粒饱满透亮。安坝村与邻近的狮子坝村同属平利“四大坝子”核心区域,地势平坦、土壤富硒、水源充足,是发展粮油产业的天然宝地。
      近年来,平利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抓手,积极引导粮油合作社、种植大户引进高产优质稻种,大力推进“小田改大田”、零散地块整合,稳步扩大水稻种植规模。今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2.21万亩。
      粮食生产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今年5月,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刚插下的秧苗叶片卷曲、日渐枯黄。“那段时间,大家心里都揪着。”村民余世明回忆道。关键时刻,洛河镇迅速组织镇、村、组三级干部深入田间,勘察水源、清通堰渠、架设水泵。不到一周,一座抗旱抽水站就在黄洋河畔建成投入使用,9台大功率水泵通过密布田垄的灌溉网络将清水源源不断送入干涸的稻田,保住了群众的“希望苗”。
      除了抗旱,“虫口夺粮”也是关键一战。今年,安坝村稻田每隔50米就设有一个白色诱捕器,利用性信息素诱杀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雄虫,有效阻断了害虫繁殖链。此外,合作社还引入植保无人机开展统防统治,一天可完成500余亩稻田的精准施药,既大幅提高防控效率,也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藏粮于地,先要养好地;藏粮于技,才能提产增效。”康万旦说。合作社不仅持续推进田块整合,还配套了旋耕、插秧、收割、烘干等各类农机,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2025年,安坝村水稻亩产突破600公斤,总产约300吨,预计产值达120万元。
      在平利,科技赋能已成为稳粮增收的重要支撑。县农业农村局组织11支专业技术服务队下沉一线,新配备6台大疆植保无人机强化防控能力。全县持续推进水稻全生长周期病虫害常态化监测与适期防控,广泛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技术,通过科学肥水调控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为粮食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平利县积极探索“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贵镇儒林堡村260亩富硒稻油基地,春天以“金色油菜花海”吸引游客打卡,秋天又以翻滚的稻浪作为“引流”景观;嘉峪寺村500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创新“稻渔共生”模式,在稻田中套养鱼虾,鱼虾除虫害、粪便肥稻田,形成了绿色生态循环,实现粮食生产和渔业养殖双丰收。
      夕阳映照,稻香弥漫。望着满载金灿灿稻谷的货车驶向合作社,安坝村村民徐远兵脸上洋溢着笑容:“如今种地有合作社带头、有政策支持、有科技帮忙,咱们农民心里踏实,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