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镇坪县创新性地以“阅读+”为核心的文化创新模式,将阅读与文化振兴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县”,2023年被安康市确定为“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重点探索县,文化赋能成为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构建“五位一体”阵地网织密城乡阅读服务网络。设施一体布点。构建“县城辐射乡镇”格局,在交通枢纽、景区、民宿、企业、学校、社区、机关等人流密集区设立新型阅读空间和服务点,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资源一体调配。总分馆统一规划管理,依据地域特点和服务对象需求,定时定点进行图书资源精准调配与更新。依托统一智慧图书馆平台,实现资源县、镇、村三级无障碍共享与高效利用。效能一体管理。全面推行图书流通系统应用,实现全县图书通借通还,显著提升乡镇读者借阅便捷性和效率。活动一体联动。建立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大舞台、大展览、大讲座、大培训,培育各个领域的阅读代言人,做大做强“阅读+”公益培训、“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基层阅读推广等品牌活动。需求一体响应。创新“群众点单、政府买单”服务配送模式。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已有的志愿服务资源,引导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基层图书事业,有效补充基层服务力量。
创新“阅读+公益”融合模式点燃全民阅读热情。服务内涵升级。主动适应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从“坐等借阅”转向“主动推广”,探索“阅读推广+公益培训”深度融合模式,创造以阅读为核心的复合价值。其活动形式多样,包括“非遗+阅读”“研学+体验”“线上+线下”等创新模式。精品课程供给。精心设计涵盖阅读、书法、国学、绘画、英语、音乐、口才、围棋等10个领域的“阅读+”课程体系,年开班超50个班次。例如,在“妈妈书房”情景教室中,通过模拟家庭教育场景,使母亲们掌握“阅读育儿三十六计”,这已成为镇坪家庭教育的新品牌。社会力量汇聚。师资全部来自公益志愿者,教师以高度责任心投入,确保课程高质量。动态建立了1500余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库,组建各类文化社团42支,这些力量有效支撑了阅读活动的开展。
实施“爱心阅读”工程精准服务“一老一小”。守护“朝阳”成长。针对少年儿童,深化“阅读+”服务,强化兴趣引导与特长培养结合,使图书馆成为孩子们周末向往的“快乐学园”。例如,开展“趣”做书手工活动让亲子家庭共读绘本并动手制作风筝,于青山绿水间感受传统文化。温暖“夕阳”生活。聚焦老年人“数字鸿沟”,开展“银龄新时代·智能新生活”公益讲座24期,培训超1200人次。通过“集中+流动+线上”课堂,面对面、手把手教学智能手机应用及防诈反诈知识,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乐享“智慧生活”。促进家庭融合。将服务延伸至家庭单元,与家庭开展亲子活动30余次,服务超过500个家庭,通过阅读增进家庭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
深化“阅读七进”活动推动书香浸润全域。进校园。学校共建图书分馆、流通服务点3个,开展阅读进校园系列活动7场,服务2000余人次。开展“三下乡”“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系列活动20余场,服务3000余人次,为农家书屋开展业务指导30余次。进社区。共建流通点1个,合作开展亲子阅读2次,服务100余人次。进军营。与武警大队共建武警分馆1个,组织开展“进军营”活动2次,服务200余人次。进企业。与企业共建图书流通点2个,更换配送书籍2000余册,同时为企业职工开展读书指导。进机关。与机关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图书流通点5个,开展读书会活动20余次,保障干部职工阅读。进家庭。与家庭开展亲子活动30余次,服务超过500个家庭。
镇坪县立足山区小县实际,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瓶颈,以“阅读+”为核心引擎,通过构建“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创新“阅读+公益”模式、实施精准关爱工程、深化全域推广行动,不仅有效激活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更将缕缕书香转化为推动乡风文明进步、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大文化力量,为经济欠发达、人口分散的山区县提供了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镇坪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镇坪以赛事经济“链”动全域文旅消费[ 09-03 ]
下一篇:镇坪县开展电动自行车“一站式”上牌便民服务[ 09-12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