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3-07-07 22:22 作者:龚光斌 来源:
在化龙山自然保护区,活跃着一支在校的大学生队伍。每年根据不同季节分批来保护区,开展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他们深入保护区,穿梭于保护区的山山水水,进行植物、动物等科学考察。
今年四月,我有幸参加了西北大学组织的“小花人字果”传粉实验。进入林区后,他们那种认真学习态度,让我感到吃惊,生活在校园的书生,体力上也超出了我的想象,当他们看到一种有价值的或者似乎看起来很平常的野草,都格外有兴趣,精心地一一记录,并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现场分析、有时间还相互争论,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学生们将一株株花草逐一进行鉴别,采用嗅、看、分析花瓣、对照图片等办法,并将每种物种采集标本,小心翼翼地装入备好的小塑料袋中。火红的太阳紧跟着我们,逼得一时喘不过气来,而他们似乎没感觉到,依然专心致志的寻找所需物种,有时为了寻求新的物种,要爬数小时密集的丛林才能找到。这些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的学风啊!
化龙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集旅游、避暑、度假、探险、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自然博物馆。目前,已成为为西北大学、陕西师大、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学校的科考、实习基地。这些学生就来自那些学校,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会为祖国、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的 ,保护区的道路也将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