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2-12-25 19:54 作者:张静伟 来源:
“理解”一词的基本内涵就是通常所说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般也称了解或领会。理解与概念和问题都有密切关系,有时是互相重叠的。根据理解的对象不同,可将理解分为不同的形式,如对人们的言语和行动、自然和社会现象以及科学理论的理解等。对人们的言语的理解是把握言语所表达的思想;对人们的行动的理解是把握其动机和效果;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常是把握其因果关系或其结构和功能;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主要是为把握论据的逻辑联系。
毛泽东在他的《实践论》中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人们对某个人或某件事产生误解,常常是因不理解而起。现如今“理解”一词已被当做彼此沟通的礼貌用语。“请你理解”,这说明他有许多委屈,有一颗需要别人宽慰的受伤的心;“请你理解”,也许他有说不出的苦衷;“请你理解”,可能是他出于某种不得不为的原因而损害了你……。这里所说的“理解”,是一种对别人不同思想行为的包容和认可,是对别人举动的体谅和信任。而这种包容和认可,这种体谅和信任其实也是相互的。你理解了别人,同样也能得到别人的理解。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可以和睦相处,但不一定非得彼此立场一致。立场不同却能和睦相处,这里面包含的就是相互理解。理解是什么,往大里说,就是:“求同存异”,往小里说,就是多替别人想想,就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观察问题。对别人多一点体谅,多一点忍让,多一点信任。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点理解,整个社会就能多一点和谐。人与人之间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纷争,就会给社会多增添一分祥和。鲁迅先生写过这样的诗句:“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说明没有解不开的结,没有化不了的仇,关键是彼此间要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理解。就如想解开一个死结,首先是要让节有所松动。如果双方都使劲地拉,结就只能越拉越紧,永远也没有解开的可能。如果只有一方松动,另一方依然在拉。这结也无法解开。只有彼此松动,结才有解开的可能。
只要我们能真正地去做,只要所有的人,彼此间多一点忍让,多一点信任,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沟通,就会多一点理解。世界就多了一份爱,多了一份美好,多了一份和谐。
真正的理解从宽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