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3-05-28 14:12 作者:严共昭 来源:
我从春天走来,走过鸟语花香,走过燕舞莺歌,沿着季节的河流,一路攀爬。生命的海拔,一路升高,直到陕南最最高峰--化龙山。在这里,我走进了生命的又一驿站。
我想去拍一张,化龙山高山草甸的照片,可远远望去,那里还是一片枯黄,只有走进了草甸,才会发现枯草中的新绿萌动,嫩绿的生命正在拼着吃奶的力气,抓紧装扮生命的春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山上的春天,要比山下晚一个月。化龙山的春天,更是姗姗来迟,山下早已浓绿成荫,花裙子、遮阳伞,已是这个季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这里的春天却刚刚开始,整整要比山下迟到两个月呢。
我从春天走来,又从夏天来到春天。经过了这么长的春天,春天还会继续吗?四季轮回,季节的脚步不会停止。如果春天占去了过多的时间,夏秋季节就会不经意的从你身边溜走。三百六十五天,每个生命周期都不会延长。
如果把人的一生,用四季来划分,那么人生的春天,就是童年、少年时期了。每个过来人,无论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他的童年、少年时期了,因为那是人生的春天。春天的故事,总是鲜活的、快乐的、奠定生命基础的,让你永远不会忘怀。
我的生命的春天,却满是苦涩和伤痛的。那时候,虽然家里不缺吃少穿,我们却常常饿肚子。多病的母亲不能起床,中午回家,把猪喂了,时间也到了上学的时候,我们只能饿着肚子上学了。教书的父亲,似乎缺少点方法,个性较强的我,对他“棍棒底下出好汉”的教育,强烈不满,以至于发生了反抗,我在这样的环境中变成了劣子。父亲在过年时,会发给我们压岁钱,不过我只有五角,她们一块五,虽然是他对于唯一儿子,更加严格的要求,是更大的爱和希望,但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却是莫大的委屈和伤害,过早的扭曲了我的童心,让我变得孤独、少言、性格内向。在我开始觉醒,准备为自己的前途,而不是为大人学习的时候,伴随着父母的相继去世,我的少年时期和上学生涯结束了。从此,我没有了家族,也没有了亲戚。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家族和亲戚,没了父母,就没了家族和亲戚,那也合符逻辑,我没有抱怨,只能靠自己一步步,艰难地走向人生的下一步。
那个春天,虽然有着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伤痛,让我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让我过早的看破了红尘,看清了世态炎凉。但我还是愿意回味的,我不但在回味中,进一步看清了世道,更重要的是,我感到了温暖,那种有父母关爱的温暖,那种有父母就有亲戚、家族的温暖。
春种秋收,有春天的付出,才有秋天的收获。人生的春天只有一次,春去不会再来。走过那个春天后,我的孩子出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小女孩儿。看着孩子在春天里,一天天长大,我好像又回到了春天,在这个春天里,我满怀着人生的所有希望。
那天,我让才三岁的女儿,过去看一眼外公,可她执意不去,她说外公在睡觉,等他醒了再去。“外公怎么老是不醒啊,我想他了!”,孩子睁大了眼睛,“外公死了,那天我是让你去看他最后一眼,你不去啊!”,孩子沉默了。我们一路走着,在春天里,我要带她去看看我的老家,让他知道我们的家族,就是在那里代代延续的,那里是我们的根。返回的路上,孩子突然哭了起来,哭得惊天动地,怎么也劝不住。我哄了半天,她才说:“你说你也会老的!”。原来,我不该告诉她,人都会老的,包括我也会。她知道外公老了,老了就会死去,她是怕我也会死去啊。在她这个年纪,应该是懵懵懂懂的,可她知道了她不该知道的事情,作为父亲,我无限懊悔。我不希望,孩子童年里有不愉快的记忆,尤其是过早的知晓,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在人生的春天里,孩子就是一株幼小的植株,需要爱的呵护,阳光的沐浴,雨水的滋润,才能健康成长。幼小的植株,在春天里茁壮,在风浪里成长,在冬寒中坚强,就会傲然为参天雄姿。如果在春天里扭曲了,就会永远无法挺直,经历岁月的历练,终究只能成为盘根错节、老气横秋的一道风景。前者是栋梁之才,大有作为,后者是艺术品,只能供有识之士欣赏。我希望我的孩子是健康的,更希望她是坚强的,不然就无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浪和波折。如今,孩子也走过了她的春天,在大学的海洋里经受风霜雨雪的洗礼。我相信,经过了艰辛劳作的夏季,她的收获的季节就会更旺、更长。
我从春天走来,却在夏季、秋季才开始播种,错过了季节,收获总是那样细微。如果因为错过了春天,就不去播种,秋季就会颗粒无收。所以即使那么细小的收获,也会感到沉甸甸的,丰收的喜悦仍然像荷塘的涟漪一轮轮荡开。
季节更替,生命轮回。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只要留住希望,生命的每一季节,都会阳光灿烂,即使盘根错节,仍然彰显着生命的活力。
我从春天走来,又从夏季来到春天,在新的生命的驿站里,我没有停留。我在孩子的春天里,在这全人类自然遗产的保护区里,沐浴着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