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大竹园社区4、7-10组的村落庭院里,房前屋后堆满杂物,私搭乱建挤占公共空间,大愚公路沿线缺乏照明设施。而今,漫步村中,青石矮墙错落有致,太阳能路灯串联成线,绿意盎然的微景观与特色产业交相辉映,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过去,村民住房周边乱堆乱放现象普遍,公共空间被杂物侵占。大愚公路作为进出集镇的主干道,因长期无照明设施,夜间出行不方便。汉滨区库区移民工作站按照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体部署,积极支持大竹园镇包装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以“拆违建、清垃圾、优布局”为突破口,拆除老旧杂屋,清理卫生死角,将腾退出的空间改造成口袋花园、健身广场,并巧妙融入本地文化元素。原本杂乱的角落变身“微景观”,竹影摇曳的步道、鹅卵石点缀的绿化带,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村庄将绿化工程与产业培育深度融合,路旁栽种的月季、桂花等花卉成为“网红绿植”,吸引游客驻足拍照;特色矮墙围合的庭院里,村民发展起农家乐,土特产通过电商平台走向更远的市场。大愚公路沿线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不仅照亮了夜行路,更成为乡村夜景的点睛之笔。
如今的大竹园社区、粮茶村等移民村,环境改善的同时,生态价值正转化为发展优势。道路硬化让雨天道路泥泞成为历史,移民广场上孩童嬉戏、老人闲谈的热闹场景,映衬着村民舒展的眉头。更可喜的是,环境提升带动了产业兴旺:村民将闲置农房改造成研学基地,农旅融合的产业链条越拉越长。人居环境改善后,周边游客前来观光玩乐。村民人均增收显著,真正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愿景。
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当乡村既有“诗意的栖居”,又有“滚烫的机遇”,百姓的幸福生活便有了可持续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