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假期,汉滨区抢抓龙舟节契机,以“端午最安康・汉滨最好客”为主题,充分借鉴紫阳县《开麦吧!茶乡》、旬阳市《太极跑 好运到》等成功经验,创新构建“集训+矩阵+爆款”宣传模式,5天累计产出短视频130条,转发量超12万次,全网浏览量达175万,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突破50万,多条作品获中省媒体转发,文旅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为“流量变留量、留量变销量”打下坚实基础。
活动出圈:高位统筹,矩阵发力引爆关注
专班协同,激活基层动能。整合27名镇街宣传骨干与30名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组建高效专班,建立“小组制”管理机制,根据特长分工明确策划、拍摄、剪辑、出镜等角色,完善“策划—拍摄—制作—推广”全链条流程。此举有力融合了基层视角的鲜活素材与专业团队的采编水准,保障了内容生产的质效。
矩阵布局,精准定位覆盖。构建“官方+自媒体”互补宣传矩阵。汉滨融媒,主攻权威发布、赛事资讯。热辣汉滨,聚焦文化特色、非遗魅力、市井烟火。乐游汉滨,主打旅游攻略、美景体验、美食打卡。三个账号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网覆盖”,协同效应显著,形成强大传播合力。
传播破圈:内容为王,创新表达席卷全网
主题聚焦,网感表达吸睛。聚焦龙舟赛事、民俗巡游、非遗展演、美食美景四大核心内容,创新策划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如汉调二黄方阵运用“绝绝子”等网感语言,武术方阵选用《少年中国说》配乐。重点挖掘“台下看不够 直接上台秀”“非遗双胞胎”“汉服邂逅佳节”等趣味传播点,同时记录“爱在肩头”等暖心瞬间,增强情感共鸣。
形式多元,爆款频出引流。灵活运用航拍、快剪、Vlog、互动挑战等形式增强冲击力。如《飞越端午・千舟共舞!空中视角看巡游》播放量破50万,获省级媒体转发。
借势大V,话题裂变扩散。提前组织百余位本地网络达人参与创作,借助其影响力扩大传播。端午巡游期间,各平台发布相关视频300余条。统一设置#情满汉江·端午安康#端午最安康·汉滨最好客主话题,并推出#节庆里的食俗密码#汉滨巡游记等子话题引导互动,成功将汉滨端午打造成全网热点。
消费进圈:流量转化,预热引流激发活力
前置预热,点燃消费预期。活动前10天起,区内主流媒体启动倒计时宣传,持续推送巡游排练、非遗展演花絮等预热短视频,对接上级媒体多形式引流,如图文、海报、视频等,有效提升公众期待值。
宣传引流,拉动文旅消费。强有力的宣传推广带来显著客流增长。龙舟节期间,安康城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5%。直接带动辖区民宿、餐饮、特产销售等业态消费显著提升,初步实现“网红效应”向“经济效益”的良性转化。
实战赋能:以战代训,锻造过硬宣传尖兵
实训强技。采用“理论教学+实战拉练+即时复盘”模式,首日理论学习测验,随后4天每日不同主题实战拍摄。夜间进行作品点评与次日策划,高强度“白天实战—晚上研讨”循环,快速提升通讯员选题策划、拍摄剪辑、网感把握能力。培训后,通讯员作品“网感选题”占比从15%跃升至62%,人均视频互动率增长210%,实现从“按快门”到“造爆款”的蜕变。
竞赛提质。实行“日统计、日通报”评比机制,对各小组作品点击、转发等数据进行排名。及时点评优质作品亮点供学习,对薄弱作品指出问题并指定专人帮扶,激励团队高效产出优质内容,日均创作视频20余条,单日最高转发量达3000次。
汉滨区端午文旅宣传以“集训赋能、矩阵整合、爆款引爆”的创新模式,成功实现活动“出圈”、传播“破圈”、消费“进圈”的三重突破。这一实践不仅印证了优质宣传对文旅消费的撬动效应,更为区域品牌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今后,汉滨区将持续深化“三圈”联动机制,将其打造成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