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汉阴: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作者:杨光 时间:2024-07-03 08:15 来源:汉阴县 字号: 打印

      去年以来,汉阴县聚焦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创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教育和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等方面存在的堵点和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桎梏,确定12类156项改革事项。通过不断细化举措,汉阴县推出“国企带镇村”“1522”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等16项具体改革事项,有力打通了相关领域的机制性梗阻,让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巨大红利。
      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汉阴县聚焦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把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着力打造政府最诚信、企业最舒心、办事最高效3张名片。汉阴县精准保障土地、水、电、气等项目落地要素,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出“最多跑一次”1339项,“零跑路”1052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18项,全县18.64万件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失误、零差评、零投诉,成为全省首个获得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资格县并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汉阴县营商环境评价位列全省前列,政务诚信评价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为全省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获评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先进县。
      为乡村振兴点燃新引擎
      为破解农业产业发展难、村集体经济壮大难、农民群众持续增收难等问题,汉阴县创新推行“国企带镇村”发展模式,以“1+10+N”的股份合作方式,成立汉阴县乡村振兴集团及10个镇级子公司,构建国企、镇、村和农户发展共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切实盘活了乡村资源资产。如今,汉阴猕猴桃等土特产销往省内外;三柳村被评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县14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益实现10万元以上。“国企带镇村”模式以其引领性、独创性、实效性,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案例。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有效
      改革举措行不行、成效好不好,群众感受最深刻、最直接、最真实。今年以来,汉阴县持续加快推进县域紧密型基础教育、医疗健康、文化服务“三个共同体”建设,着眼于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医疗卫生普惠便捷、文化供给融通增效等具体目标,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挂牌运行4个教育集团,近1.2万名乡村学生选择在家门口的学校就读,有效缓解了“城挤、镇弱、村空”等问题;组建县域医共体总院,以医保基金、公卫资金“两个打包”强化利益联结,做实分级诊疗,形成15分钟医疗圈,县域内就诊率连续3年保持在92%以上,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从30%以上降至27%,医保资金从连年超支到结余1200余万元,群众获得感持续攀升。
      今年以来,汉阴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坚持前瞻思维谋项目、链式思维聚产业、闭环思维抓招商。下一步,汉阴县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