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白河:“四大行动”除人情陋习树文明新风

    作者:佚名 时间:2025-07-18 09:09 来源:白河县 字号: 打印

      近年来,白河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因地制宜、创新开展“除人情陋习 树文明新风”四大行动,引导广大群众和家庭共同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聚焦教育引导,多维宣传“育环境”
      充分发挥各类宣教阵地作用,整合各方宣教资源力量,多维度开展宣传教育,让文明新风走进千家万户。抓常主题宣讲。以村(社区)为单元,坚持县、镇、村(社区)三级联动,每周组织一次主题宣传,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接地气的人情新风专题宣讲,截至目前已开展文明新风宣传宣讲500余场次。抓实社会宣传。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文明新风”专栏定期推送移风易俗工作动态、典型做法,累计刊发移风易俗倡议书、移风易俗系列活动30余篇。成立文明新风宣传队伍,采取“流动讲堂+社会治理”等形式,广泛开展分众化宣传宣讲120余场次。抓活文艺宣传。加强移风易俗题材文艺创作,创作小品《过寿》,创编《文明新风三句半》等精品节目,开展“倡导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文艺演出活动32场次,有效推动移风易俗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聚焦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树标杆”
      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乡贤等关键群体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厚植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的社会环境。
      强化干部带动。督促各级党员干部认真落实《白河县规范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带头抵制人情攀比、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为广大群众树立榜样标杆。注重典型引领。将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纳入每季度道德评议,设立移风易俗“红黑榜”,广泛开展群众身边典型评选活动,累计评选“好媳妇”“孝义之星”“移风易俗示范户”等各类先进典型600余人,树立可学可鉴的先进典型,带动形成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社会风尚。聚焦示范带动。围绕阵地建设、服务提供、新风树立等方面打造试点,打造了卡子镇陈庄社区、茅坪镇枣树社区等示范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动,促进移风易俗工作全面提升。
      聚焦实践养成,用好载体“扬新风”
      以系列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推动移风易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精心组织主题活动。坚持文明实践与移风易俗相结合,依托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组织民政等多个部门开展“为爱减负 倡文明婚俗新风”主题实践活动300余场次,在倡议签名、宣传引导中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常态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整合镇村干部、乡贤能人、“都管”等力量组建移风易俗服务队伍,策划实施“集体生日宴”“移风易俗大家谈”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劝阻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定期举行道德评议。健全“一约四会”组织,将人情攀比、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纳入每季度道德评议,设立“红黑榜”,开展移风易俗道德评议活动440场次,引导群众在“我看、我听、我评”的过程中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聚焦理念培育,健全制度“抓常态”
      紧盯重点任务,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着手,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建立制度促落实。制定出台《开展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白河县关于开展“除人情陋习 树文明新风”四大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移风易俗工作内容、措施以及各相关部门职责任务,确保移风易俗工作有力有效开展。村民自治求实效。推动全县122个村(社区)完善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都管”人头熟、威望高的优势,创新制定人情新风“都管”劝导机制,让“都管”参与红白事引导、监督、管理,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在婚丧嫁娶操办规模、宴席标准等方面详细规定,让村民依“规”而治、以“约”促行。卡子镇《“五个一”赋能乡风文明提颜增色》案例列入《陕西省移风易俗工作案例选编》,有效发挥了典型引领作用。
      做好移风易俗工作需久久为功。在新征程上,白河县将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不断培育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精神动力,奋力书写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崭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