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滨 > 正文内容

    汉滨区:政银企协同发力 打造金融赋能 实体经济的“汉滨模式”

    作者:闫向前 汪若瑶 时间:2025-07-31 08:41 来源:汉滨区 字号: 打印

      7月4日,以“汇聚金融力量,赋能实体经济”为主题的汉滨区政银企对接座谈会成功举办。会上,5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现场达成5000万元意向合作协议,标志着汉滨区政银企合作迈上新台阶。这既是汉滨优化营商环境、赋能实体经济的生动缩影,也是深化“三个年”活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实践,更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
      近年来,汉滨区通过创新机制与服务,搭建起政银企高效合作平台,不仅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更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汉滨经验”。
      机制创新聚合力,构建政银企协同服务体系。汉滨区以政银企协同合作为抓手,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联动架构凝聚合力,打造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持续落实“亲商助企日”机制,43名区级领导及281名科级领导常态化深入594户“五上”企业,通过面对面宣传惠企政策,一对一为企业纾困解难,建立台账、协调解决、跟进落实,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和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今年以来,已累计培育“五上”企业43户,收集问题165条,解决问题45条,其余120条正稳步推进。另一方面,以“一链一行”主办行机制为核心,建立专属服务体系,完善产业链牵头单位、主办银行及上下游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扩大链主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在信贷额度、利率定价等方面提供专项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畅通产业链融资渠道。通过机制健全、服务优化与合作深化,探索出政银企协同发力的“汉滨模式”。
      精准对接破难题,特色金融产品助企降本增效。针对企业融资痛点,汉滨区以精准对接破解发展瓶颈,引导金融机构践行“专心、贴心、良心、放心”的服务理念,创新推出“乡村振兴普惠快贷”等特色产品。在服务机制上,建立“一企一策”模式,组织银行开展“金融管家”入企服务,实现“现场走访、即时对接、快速放贷”的高效服务方式,并为富硒茶、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量身定制“茶业贷”“生态贷”等专属产品。在流程优化上,发挥银行独立法人机构优势,将信用类贷款审批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推出“三秦农担贷”等普惠产品,信用贷款占比超60%,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建立银行服务评价机制,将支持小微企业成效纳入金融机构考核,推动金融机构主动作为。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适配性,走出了一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的实践之路。
      平台联动促实效,常态化对接实现资源精准“滴灌”。汉滨区搭建常态化对接平台,通过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企业沙龙会等方式现场“把脉问诊”。从政策解读、问题协调等角度回应,形成“需求-对接-反馈”闭环,不断深化“银担合作”“银税互动”和“政银企对接”,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拓宽融资增信渠道,为企业排忧解难。今年,由汉滨区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围绕物流商贸、金融领域等主题举办政银企座谈会、企业沙龙活动2场次,全区累计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11场次。其中,在双龙镇“龙舞春泽 企盛村和”政银企座谈会上,区级部门、双龙镇政府、安康农商银行与40余家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现场达成10亿元战略授信协议。截至目前,累计走访企业77139户,形成申报清单10106户、推荐清单9915户,为小微企业授信71.83亿元,发放贷款64.02亿元。通过政银企三方联动,既拓宽了银行业务空间,又解决了企业发展难题,真正实现了金融资源的精准“滴灌”。
      从机制创新到服务优化,从平台搭建到成果落地,汉滨区以政银企协同发展为纽带,探索出了一条以金融活水滋养实体经济的发展之路。汉滨区发展和改革局将带头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打造“营商环境最安康投资兴业选汉滨”的金字招牌,以营商环境之优推动汉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