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恒口示范区:农业发展稳中有进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作者:王德锐 时间:2025-08-19 09:05 来源:恒口示范区 字号: 打印

      近年来,恒口示范区始终将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引擎,在守牢底线、培育特色、激活主体、深化改革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实现系统性跃升,乡村振兴呈现出基础更牢、产业更旺、主体更活、集体更强的生动局面。

      一是底线任务扎实守牢,农业根基持续稳固。严格落实“2531”动态监测和“三双闭环”机制,2024年识别监测户86户300人、消除风险102户379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粮食安全保障有力,建成高标准农田4.2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9.7万亩以上,产量达3.2万吨,农业生产基础不断夯实。

      二是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规模效益逐步显现。立足富硒资源和地形优势,形成多元产业集群。粮油年种植14.4万亩(粮食9.8万亩、油菜4.6万亩);蔬菜种植1.5万亩,其中订单萝卜5300亩,甜玉米5000亩;魔芋种植0.77万亩,3家加工企业年产值1400万元;蚕桑年养蚕3028张,茶叶建成2100余亩,畜渔产业年出栏生猪8.32万头、牛1.63万头,形成“川道粮油、山地特色”的立体产业格局。

      三是经营主体活力迸发,联农带农成效显著。培育省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4家、家庭农场80家,累计带动农户4763户10073人(含脱贫户1430户、监测户326户)。创新“供销社+合作社+监测户”机制,2024年通过7000亩“九斤白玉”萝卜订单种植,带动257户监测户户均增收3600元,实现农户、村集体、企业“三共赢”。

      四是改革创新驱动发展,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南月村通过土地入股发展康养民宿,村集体经济大幅提升;实施“四个一批”项目管理,125个经营性帮扶产业项目中,93个巩固提升、1个升级、17个盘活,带动80个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超10万元、10个村超50万元,基层“造血”能力显著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Baidu
    map